落实“双减”实施“四个”陪伴
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,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明确了家长应履行的家庭教育职责,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。在“双减”工作中,学校和家庭是执行“双减”政策的重要践行者。大林镇实验学校实施“四个”陪伴,有效促进了家校共育,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。


陪伴阅读
共建家庭阅读银行。学校号召庭成员办一个阅读银行,开展家庭阅读比赛,建立家庭固定共读时光,每个家庭成员一周定期总结自己的阅读数量,共同分享阅读体会,给予一定阅读奖励,慢慢提升家庭阅读陪伴的质量。提倡家长带孩子去书店或者图书馆转转,为孩子挑选一些适合阅读的图书,让孩子多接触书籍。


陪伴运动
共享全家运动项目。“双减”后,亲子时光变多,为提高运动质量,学校号召家庭成员都运动起来,做到两定:一是定运动项目,项目可多样,以孩子兴趣为主,全身均衡锻炼。二是定运动量,过程要平稳,从简单的起步,逐渐增加频率、强度和持续时间。互相鼓励、互相监督,这样才能把运动真正落实下去,实现运动的陪伴质量。


陪伴劳动
.共做家务劳动。家务劳动是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很好的方式。学校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配简单的家务劳动,如亲子厨房、打扫整理房间、喂鸡喂牛等简单家务劳动,家长陪孩子一起做菜洗碗、打扫整理房间、为鸡牛添食加水等。在劳动中,家长与孩子放松身心,促进互动,锻炼孩子动手能力,陪孩子一起真正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。家长参与做家务劳动的过程中,要告知孩子正确步骤和方法,在整个过程中家长要引导和陪伴,并注意安全。


陪伴走进大自然
共同走到户外。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学校倡导父母在节假日、休闲时带上孩子走到户外。陪孩子欣赏天高云淡、流水潺潺,共同聆听鸟的叫声,观察不同的植物及花卉,寻找可爱的小动物,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。让孩子在陪伴下亲近自然、了解自然,探索自然界中多彩多姿的生命密码。在自然体验中自由快乐地成长。
双减”政策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,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家长应尽快转变教育观念,全力配合学校,履行家庭教育责任,用心教育、用心陪伴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、健康成长。
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